优秀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教育是国家之本,是民族的希望,只有重视教育问题,才能使社会得以长足的发展。学术堂在这里就为你精心挑选了一篇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为大家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灵感。
题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所谓“治穷先治愚,兴国先兴教”,教育的普及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教育被视为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点。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中部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果较为显着,各地区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教育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于2012 年突破4%,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抓住机遇,增加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2004 至2014 年,中部地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由814 亿元增长至 4770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46%,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也大幅增加,生均教育事业费由 928.39 元增至6843.8 元,增长了约7.4 倍。
然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水平之间的差异明显。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普九”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农村税费改革致使农村教学单位债台高筑,甚至无力支付教学成本,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持续下降。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正处于区域和城乡双重差距的交叉点上,是“中部凹陷”的谷底。据 2004-2014年数据显示,虽然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已在缩小,但与城市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师资条件、办学水平、计算机等教育资源处于劣势,升学率与城市也有较大差距。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和人们对教育期待目标的提升,教育投入不足和教学水平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瓶颈。针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办学差距、农村资源投入不足和教学水平落后等问题,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危机,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源”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节流”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是缓解资源不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旧有观念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明显,并伴随着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因此,如何将紧缺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地在义务教育领域进行分配和使用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针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了解效率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内涵,从思想上引起人们对教育资源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如何节约资源,提升使用效率的关注,从而使教育效率理论得到深入研究。其次,文章通过对中部地区中小学资源投入相关数据的整合,并对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展现了中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中部各省城乡中小学的办学效率问题,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最后,效率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的评价,针对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和可行性建议,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育公平理论。
(二)实践意义
教育资源总量投入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制约中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致使教育资源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低效及浪费问题。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值的逐步提升,要求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通过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投入效率的评价,了解中部各省城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针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改进,以有效促进资源利用的最优性,从而缓解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问题,均衡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在投入量上的差距,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推行。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也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二、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源于教育,因而有关教育效率的研究逐渐展开。针对政府垄断教育和官僚主义造成的教育质量低下问题,Friedman于1955年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出“教育券”理论,主张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可有效提高办学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教育公平理论研究的深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教育公平问题一同受到关注。Coleman(1966)在关注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均等时提出“教育效率”的概念,研究教育资源投入对教育结果的作用。Benson(1978)将教育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充分性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三个标准。Levin(1991)基于Benson的评价标准,将经费的充足性、资源配置均衡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充分性作为评价教育财政体系的标准。Hughes(l999)针对美国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以及学者对学区合作模式的探究,将资源共享模式归纳为服务模式、经济模式和系统模式三种类型,对于如何降低教育成本,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国内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需要教育作为基石,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教育的经济价值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因此,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力度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经济效率逐渐被关注。针对中国教育状况,国内学者也对教育效率做了大量理论研究。李含荣(1993)指出我国教育投资的浪费致使教育投资效益低下。张盛仁,雷万鹏(1998)认为,教育投资总效率是教育投资的再分配效率、使用效率以及外部效率三个层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任何一方面的低效都将影响整体效率。宁本涛(2000)指出,教育效率包括教育生产效率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现有研究多侧重于资源配置效率,他认为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教育产权制度创新,引入新的投资者,调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王善迈(2002)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效率水平低下,要提高效率,必须在教育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基础上,以教育财政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褚宏启(2008)认为,教育效率有独特的原则,与经济学效率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它侧重于强调教育在个人及国家发展过程中教育的贡献程度。贺民(2013)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指出由于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政府的自利行为的存在,使得义务教育低效现象不可避免。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别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说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教育效率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同时,阐述了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阐述了城乡、义务教育的相关概念,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产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第三章为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首先,描述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成果。其次,基于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数据的基础上,分别从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财政投入三个方面分析了中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第四章为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通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基于中部地区6个省2004-2014年城乡相关数据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做了实证分析,分别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而后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了解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动态效率,并深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是全文结论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题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所谓“治穷先治愚,兴国先兴教”,教育的普及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教育被视为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点。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中部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果较为显着,各地区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教育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于2012 年突破4%,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抓住机遇,增加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2004 至2014 年,中部地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由814 亿元增长至 4770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46%,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也大幅增加,生均教育事业费由 928.39 元增至6843.8 元,增长了约7.4 倍。
然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水平之间的差异明显。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普九”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农村税费改革致使农村教学单位债台高筑,甚至无力支付教学成本,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持续下降。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正处于区域和城乡双重差距的交叉点上,是“中部凹陷”的谷底。据 2004-2014年数据显示,虽然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已在缩小,但与城市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师资条件、办学水平、计算机等教育资源处于劣势,升学率与城市也有较大差距。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和人们对教育期待目标的提升,教育投入不足和教学水平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瓶颈。针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办学差距、农村资源投入不足和教学水平落后等问题,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危机,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源”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节流”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是缓解资源不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旧有观念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明显,并伴随着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因此,如何将紧缺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地在义务教育领域进行分配和使用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针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了解效率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内涵,从思想上引起人们对教育资源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如何节约资源,提升使用效率的关注,从而使教育效率理论得到深入研究。其次,文章通过对中部地区中小学资源投入相关数据的整合,并对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展现了中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中部各省城乡中小学的办学效率问题,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最后,效率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的评价,针对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和可行性建议,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育公平理论。
(二)实践意义
教育资源总量投入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制约中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致使教育资源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低效及浪费问题。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值的逐步提升,要求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通过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投入效率的评价,了解中部各省城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针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改进,以有效促进资源利用的最优性,从而缓解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问题,均衡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在投入量上的差距,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推行。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也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二、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源于教育,因而有关教育效率的研究逐渐展开。针对政府垄断教育和官僚主义造成的教育质量低下问题,Friedman于1955年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出“教育券”理论,主张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可有效提高办学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教育公平理论研究的深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教育公平问题一同受到关注。Coleman(1966)在关注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均等时提出“教育效率”的概念,研究教育资源投入对教育结果的作用。Benson(1978)将教育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充分性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三个标准。Levin(1991)基于Benson的评价标准,将经费的充足性、资源配置均衡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充分性作为评价教育财政体系的标准。Hughes(l999)针对美国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以及学者对学区合作模式的探究,将资源共享模式归纳为服务模式、经济模式和系统模式三种类型,对于如何降低教育成本,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国内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需要教育作为基石,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教育的经济价值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因此,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力度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经济效率逐渐被关注。针对中国教育状况,国内学者也对教育效率做了大量理论研究。李含荣(1993)指出我国教育投资的浪费致使教育投资效益低下。张盛仁,雷万鹏(1998)认为,教育投资总效率是教育投资的再分配效率、使用效率以及外部效率三个层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任何一方面的低效都将影响整体效率。宁本涛(2000)指出,教育效率包括教育生产效率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现有研究多侧重于资源配置效率,他认为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教育产权制度创新,引入新的投资者,调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王善迈(2002)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效率水平低下,要提高效率,必须在教育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基础上,以教育财政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褚宏启(2008)认为,教育效率有独特的原则,与经济学效率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它侧重于强调教育在个人及国家发展过程中教育的贡献程度。贺民(2013)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指出由于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政府的自利行为的存在,使得义务教育低效现象不可避免。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别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说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教育效率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同时,阐述了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阐述了城乡、义务教育的相关概念,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产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第三章为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首先,描述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成果。其次,基于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数据的基础上,分别从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财政投入三个方面分析了中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第四章为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通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基于中部地区6个省2004-2014年城乡相关数据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做了实证分析,分别对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而后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了解中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动态效率,并深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是全文结论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上一篇:精选翻译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 02-07欧亚寒潮来袭
- 03-19朝鲜宣布将发射自主研发卫星
- 04-05冯小刚作品《唐山大地震》
- 04-05夫妻那些事
- 02-13习近平出访美国
- 04-05江苏镇江水源污染事件
计算机源代码
计算机源代码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
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
-
教材信息系统的设计
教材信息系统的设计......
-
企业网站管理系统设
企业网站管理系统设计......
-
SSG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SSG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
食品网站管理系统的
食品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